山西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

山西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

发布日期:2017-03-14 来源:山西省文化发展基金会 浏览量:1736

山西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座谈会召开 


图片153.png

 

     

3月10日上午,全省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省委一层多功能会议室召开。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长盛茂林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。省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委员单位及其他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,各市委组织部长、民政局长、有关行业党委和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 

  

会上,太原市委组织部、省律师行业党委、省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党委、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四家单位做了典型发言。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张建军做了题为“围绕公益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发言,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。

 

最后,省委常委、组织部长盛茂林做了重要讲话。盛部长强调,要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破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,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整体提升。要健全工作机构,理顺管理体系,完善工作机制,着力破解社会组织党建“谁来管、怎么管”的问题;要加大单独组建力度,做好联合组建工作,努力推动工作覆盖,着力破解党组织“组建率低、质量不高”的问题;要选优培强党组织书记,充实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,从严抓好党员队伍管理,完善教育培训制度,着力破解党建工作“缺人干、不会干”的问题;要围绕社会组织健康发展、职工群众需求、社会组织特点开展活动,着力破解党组织活动“不经常、形式化”的问题;要探索建立多渠道筹措、多元化投入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,破解党建经费“投入少、力度弱”的问题。

 



图片154.png

 

山西省文化发展基金会2011年初成立党支部。6年来,基金会始终坚持把党建融入文化建设之中,坚持党建带会建、会建促党建,形成工作合力,真正把从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之下,以引领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,不断提升基金会在价值观念、服务理念、行为准则等方面的政治内涵。 

一、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,引领基金会发展方向。一是加强支部自身建设,建立坚强的组织核心。基金会成立伊始就将党建工作紧紧抓在手上,同步成立党支部,理事长、法定代表人 “双向任职”,兼任党支部书记。支部制定了《基金会党建工作制度》《三会一课制度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。随着基金会的成长和业务的扩展,支部不断发展积极分子入党,及时调整优化党的组织设置,发扬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光荣传统,在部室和专项基金部门建立党小组,4名党员担任党小组长,建立健全了基金会党的组织体系。二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,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。党支部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民主评议党员、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,每周五定为学习日,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会议。坚持定期举办党员培训班,先后选派5名党员参加党校学习。开展“围绕公益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”的主题大讨论,支部领导班子、党小组长、普通党员分层开展谈心谈话,引导全体党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公益导向,自觉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。三是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,把好文化公益项目的政治关。在文化公益项目上,支部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,引领基金会坚持“二为”方向、“双百”方针,严把政治关,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,确保文化公益品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。6名党员进入基金会领导班子,列席理事长办公会、理事会议,积极参与重大决策。五年来,在党支部的领导下,基金会坚决响应中宣部、文化部号召,资助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项目8个;推出《最美村官段爱萍》《一把酸枣》、《解放》、《立秋》等新创舞台剧目、文化精品13个。有的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高度评价,有的被央视新闻联播给予宣传报道,有的成为我国舞台艺术繁荣发展的标志性作品,社会反响强烈。基金会曾先后4次在全省社会组织相关大会上作经验交流。党支部把关政治性,理事会把关公益性,两者的有机结合,确保了基金会健康发展。

二、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保证党对文化公益事业的坚强领导。一是支部积极参与重大事项决策。基金会重大公益项目评估、年度工作报告的评议,支部书记首先组织党员议事会在党内讨论,为公益项目“号脉”,规避公益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。支部会议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,对基金会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进行集中讨论和集体表决,做到“一事一议”。二是支部与理事会形成联合共建机制。支部不定期邀请非党员和服务对象就支部建设、党员党性进行讨论,为支部规范化、正规化、制度化建设出主意、想办法、送思路。支部充分利用党员评议渠道,设立意见箱,收集对党员教育和基金会发展的有关意见、建议。支部六年来共为基金会提出各类意见建议90多条,增强了基金会可持续发展后劲。三是支部成为先进文化的宣传者。党支部借助捐赠平台,积极宣传党的文化政策,宣传“二为方向”“双百方针”,引导捐赠企业与中宣部、省委宣传部、文化厅重点文化项目对接,动员捐赠企业的党组织与党员积极参与募捐。六年来,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,基金会累计募捐收入7100万元,累计投入6200万元资助63项文化公益项目,被评为“4A级社会组织”,多次受到民政部、文化部,省民政厅、省文化厅表彰。基金会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,理事长张建军同志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

三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在公益事业中担当重任。一是主动领跑,率先成为公益先锋。基金会在党员中深入实施“共产党员先锋工程”,设立党员先锋岗、党员服务窗口,彰显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。鼓励党员成为志愿者,开展“奉献社会在行动”、“诚信服务展风采”等活动,积极参与志愿服务。支部每年评选党员模范标兵,召开表彰会议进行宣传。几年来,先后有9名党员在活动中被评为模范标兵,发挥了党员在公益事业中的领跑作用。二是不计名利,率先投身公益一线。基金会重点资助项目由党支部书记牵头,组织党员骨干深入项目一线,围绕基金会章程规定的资助性质和范围,进行深入调研,形成调研报告,提交会议讨论议定。六年里,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走遍全省11个市和108个县区,走访上百家企业和文化点,先后与50多家企业建立了捐赠关系。三是干干净净,率先做好纪律标兵。为加强纪律建设,支部邀请基金会2名监事作党纪监督员。监事不在基金会领取任何报酬,有效发挥了监督作用。党支部每年都与党员签订《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》,把纪律挺在前面。党员不仅严格遵守《廉洁自律准则》和党的各项纪律、规矩,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,更严格执行基金会工作纪律及相关规定,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社会群众的监督。建会以来,全体党员牢记党的宗旨,以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警束自己,维护了基金会这一公益组织的公信力,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。